大藤峽右岸首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 | |||||
| |||||
11月1日,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右岸首臺(1號)機組正式投產發電。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位于珠江流域黔江河段,是解決西江中下游及珠江三角洲防洪問題的重要工程,集防洪、航運、發電、水資源配置、灌溉等綜合效益于一體,作為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水利樞紐,有著珠江上的“三峽工程”之稱。 工程總裝機容量160萬千瓦,共安裝8臺軸流轉漿式水輪發電機組,左岸廠房3臺,右岸廠房5臺,單機容量20萬千瓦,為國內最大的軸流轉漿式水輪發電機組。其中,左岸3臺機組已于2020年7月全部投產運行,截至目前累計發電超84億度,有效緩解了地方電力供應緊張問題;右岸5臺機組計劃于2023年底全部投產,屆時年均發電量可達60.55億度,可節約標準煤約220萬噸,減少煙塵排放量40余萬噸,助力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大藤峽工程發電機組各項技術指標位居國內同類型機組前列,水輪機核心部件由中國自主研發,推力負荷3800噸,轉輪直徑10.4米,高7.5米,發電機定子鐵芯外徑17.2米,轉子最大直徑16.4米,安裝難度大,技術要求極高。 為確保實現右岸首臺機組發電目標,中國電建水電八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政治引領、示范引導、建優體系、建強基層”,統籌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成立了“黨建+安全”“黨建+質量”“黨建+節點目標”“黨建+后勤保障服務”等黨員先鋒隊,科學制定方案、強化資源配置,于10月21日實現首臺機組一次性開機成功、10月29日涉網試驗全部完成、11月1日正式投產發電,較原計劃提前兩個月完成這一重要節點目標。 目前,大藤峽右岸廠房2-5號機組正在緊張安裝調試中。全部機組投產發電后,將有助于緩解廣西電力緊張局面,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 |||||
【打印】 【關閉】 |
瀏覽次數: |